雖然現在網路資訊透明,但在挑選手機資費時,還是會多少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。電信方案組合複雜,專有名詞多,容易導致大眾在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,做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,也常會有業者利用這種不對稱的方式讓消費者花更多冤望錢。
所以本篇文章希望提供一套系統化的分析方法,協助您在申辦門號前,充分了解所有需要注意的環節。我們將從自我需求及市場方案兩個層面,說明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,以確保選擇的方案最符合您目前的需求。
需求分析
在選擇任何電信方案前,首先是需要知道個人網路和電話的實際使用習慣和用量。
1. 透過官方App,精準取得數據與通話用量
這是決定月租費高低的兩大關鍵因素。最準確的方式,是直接從您的電信業者官方App中,一次取得這兩項數據。
查詢步驟:
1.下載並登入App: 前往手機的App Store或Google Play,下載您所屬電信公司的官方App,並登入您的門號。
- 中華電信: 「中華電信 App」
- 台灣大哥大: 「台灣大哥大 App」
- 遠傳電信: 「遠傳心生活」
2.查找用量資訊: 在App首頁或「用量查詢」、「帳單查詢」等相關功能區塊,您會找到本期已使用的資訊。
記錄關鍵數據: 請找出並記錄以下兩項資訊:
- 數據流量 (GB)
- 語音通話分鐘數 (通常會細分為網內、網外、市話)
計算平均值: 為了避免單一月份的特殊情況影響判斷,請找到App中「歷史帳單」的功能,檢視過去2到3個月的帳單明細,分別計算出「每月平均數據使用量」與「每月平均網外/市話通話分鐘數」。這就是您最真實的客觀數據。
2. 找到最適合你的「吃到飽」類型
接下來請拿第一步查到的「每月平均數據使用量」,看看您比較像下面哪一種類型的人。
A. 日常影音族 (月均用量 約 10GB - 50GB)
- 如果您的用量大概在這個範圍,代表您每天可能都會花不少時間滑手機、看看影片,但不是整天都掛在網路上。像是通勤或午休時看看YouTube、滑滑IG和抖音,隨時跟朋友用LINE聊天。回到家或在公司,大部分時間會自動連上Wi-Fi。
- 方案建議:吃到飽 (限速 12Mbps)
- 速度分析: 12Mbps的網速足以順暢觀看Full HD (1080p)影片,對日常社群、通訊使用綽綽有餘,是追求最高CP值的選擇。
B. 娛樂/工作多工者 (月均用量 約 50GB - 120GB)
- 如果您的用量大概在這個範圍,那您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,而且不只是單純看看影片。您的手機可能是主要的娛樂中心,幾乎天天都會長時間看高畫質影片或玩網路遊戲。或者,您常常需要把手機當成Wi-Fi熱點分享給電腦,處理工作上的事情,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。
- 方案建議:吃到飽 (限速12Mbps或21Mbps)
- 速度分析: 21Mbps能應付多數高畫質影片與遊戲,但在頻繁分享熱點給電腦、或同時進行多項下載任務時,可能會感受到網速的上限。這是在效能與預算之間的一個平衡點。
C. 網路重度依賴者 (月均用量 > 120GB)
- 如果您的用量大概在這個範圍那對您來說,順暢的網路不只是娛樂,它可能就是您的工作、您的專業。或者,您已經完全不用家裡的Wi-Fi,所有裝置(電腦、平板、智慧電視)全天候都連著手機網路。
- 方案建議:吃到飽 (不限速)
- 專業分析: 您的使用方式已到了重度等級,需要完全不設限的網速,來確保上傳與下載的雙向穩定與高速。
3. 最後,用「通話分鐘數」做最後確認
在您找到了適合的「網速等級」後,請快速思考一下:您平常主要是用LINE或Messenger這類App進行語音通話,還是直接撥打電話號碼?如果多數通話都是前者(App通話),那它消耗的是網路流量,您幾乎不需要在意方案贈送的分鐘數。反之,如果您經常需要直接撥號打給網外或市話,那麼在您選定的網速等級中,就務必選擇一個「贈送分鐘數高於您平均用量」的方案,才能有效控制您的電話費。
市場方案與合約條款
了解自身需求後,下一步就是看懂市場上的方案架構與合約細節,這能幫助您避免不必要的開銷與未來的糾紛。
1. 方案類型的選擇:「門號約」或「手機約」
首先,您需要決定申辦的類型是只需要門號或是希望能一起換新手機。
門號約
- 定義: 純粹申辦門號服務,不搭配購買手機。
- 優點: 合約期通常較短、月租費通常較低。
- 適合對象: 現有手機仍堪用、不想被長約綁住,或偏好自行購買空機的消費者。
- 專業提示: 申辦前,可以簡單計算「(單門號月租費 x 約期) + 空機價」與購機約的總花費,比較何者更划算。
手機約
- 定義: 申辦門號的同時,以優惠價購買新手機。
- 優點: 降低了入手新機的初期金額。
- 缺點: 合約期長(多為24、30、36個月)、月租費通常較高。
- 適合對象: 有明確換機需求,且希望月租費可以分攤手機成本的消費者。
2. 合約重點:五個你簽約前應該要看的內容
在簽下您的名字之前,請務必花幾分鐘確認以下條款:
A. 合約期限
- 重點: 簽訂30個月的長約,代表您可能會錯過未來兩年半電信商所推出的短期促銷。
B. 「吃到飽」的定義
- 重點: 務必釐清您申辦的是「全速吃到飽」還是「限速吃到飽」。若是後者,需明確知道流量用完後,會被降速到多少(如21Mbps或48Mbps),以及這個速度是否符合您在第一部分分析出的使用需求。
C. 熱點分享規範
- 重點: 確認熱點分享的流量是否與手機共用,或是有獨立的用量上限(例如每月50GB)。若您是重度熱點分享者,此條款至關重要,超額使用可能會被降速或收取額外費用。
D. 預繳金
- 重點: 確認申辦時支付的預繳金,是「每個月扣抵帳單」,還是作為「保證金」於合約期滿後才能申請退還。兩者的現金流壓力不同。
E. 加值服務
- 重點: 申辦時附贈的影音平台、來電答鈴等服務,確認免費試用期結束後,是否會「自動轉為付費訂閱」。建議在手機行事曆上記錄取消日期,避免產生非預期的費用。
結論
總結來說,這篇文章帶說明兩個你一定要知道的重點:第一是「使用狀況」,透過分析自己的數據用量與通話習慣,找到最適合的吃到飽網速等級;第二是「合約內容」,學會了如何檢視合約的關鍵條款,避開常見的消費陷阱。
在下一篇文章《手機資費方案(下):你該續約還是NP?4大省錢技巧與通路分析》中,我們將會分享更多「技巧」,包含:
- 如何利用「攜碼(NP)」獲得最大優惠?
- 如何申請一般人不知道的特殊方案。
有了這兩項的觀念做為基礎,您已經能避開大部分的冤枉路。
如果你覺得有點麻煩!那快來找我們幫你解決這些問題吧。我們會根據您的需求來幫您選擇最好的方案!點擊加入官方LINE@sinchi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