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Watch 11 血壓功能解析:如何偵測高血壓?準確度與支援機型一篇看懂

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這次 Apple 發表會上推出的 Apple Watch Series 11 和 Apple Watch Ultra 3 了吧!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亮點,莫過於傳聞多年的血壓相關功能終於登場。

不過,先別急著以為它能像傳統血壓計那樣,直接告訴你「120/80 mmHg」的數字。Apple 這次推出的,其實是一種全新的「高血壓趨勢通知」(Hypertension Notifications)。

這項功能的定位並不是即時測量,而是長期監測,透過演算法分析數據,幫助你提早察覺潛在的高血壓風險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怎麼運作、準不準、哪些機型支援吧!

(圖片取自/Apple官網/Apple Watch Series 11 帶來迄今最全面的一系列健康功能,同時配備更持久的電池使用時間,以及具備 2 倍抗刮能力的螢幕。)

台灣不是首批使用的國家

它是如何偵測高血壓?

首先要釐清:Apple Watch 並不是傳統血壓計,它不會給你即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讀數。

蘋果推出的「高血壓趨勢通知」更像是一位 24 小時守在手腕上的健康小尖兵:

  • 至少 30 天長期數據分析
    手錶會透過光學心率感測器,長時間(至少 30 天)在背景持續收集生理數據。

  • 智慧演算法判斷
    watchOS 的演算法會分析這些數據,尋找與高血壓相關的模式與變化趨勢。

  • 發送提醒通知
    當演算法發現你的數據呈現出符合高血壓風險的持續性趨勢時,手錶會發送通知,提醒你進一步確認。

簡單來說,Apple Watch 的角色是「趨勢監測」而不是「即時測量」。它的目標是幫助你提前發現問題,而不是取代醫生或血壓計。

 

「提醒」不是「診斷」

聊到健康數據,大家最關心的就是「準不準」。

在這裡,Apple Watch 的「準確度」指的是趨勢判斷的可靠性,而非傳統血壓計那種精確數字。

  • 獲得 FDA 認證
    這項功能已經通過美國 FDA 認證,並將在超過 150 個國家和地區推出。這證明其演算法在篩查潛在高血壓風險方面,具備高度的可靠性與科學依據。

  • 非診斷工具
    Apple 官方強調,這不是診斷用工具,也不能取代醫師。收到通知後,建議使用者改用傳統臂式血壓計測量,並諮詢醫生。

  • 數據閉環設計
    當收到通知時,watchOS 會引導你使用血壓計連續量測一週,並將數據記錄在「健康」App 中,方便後續與醫師討論。

換句話說,這項功能的價值不在「精確數字」,而在於幫助你及早察覺可能的風險。

 

支援機型有哪些?

根據 Apple 公布的資訊,這項功能支援以下裝置:

  • Apple Watch Series 11

  • Apple Watch Ultra 3

同時,透過最新的 watchOS 26 更新,下列舊款機型也能使用:

  • Apple Watch Series 9 或更新機型

  • Apple Watch Ultra 2 或更新機型

(註:更早的型號因硬體感測器限制,將無法支援此功能。)

此外,使用這項功能還有一些前提:

  • 使用者必須年滿 22 歲

  • 啟用功能時,需確認自己沒有被醫師診斷為高血壓患者

 

哪些國家可以使用呢?

目前台灣不在第一波使用的範圍內,只能等看看Apple 什麼時候開放囉

 

總結:值得為它升級嗎?

Apple Watch 11 的「高血壓趨勢通知」,再一次重新定義了穿戴裝置在健康管理中的角色。它的突破點在於:

  • 從「記錄當下」進化到「預測未來」

  • 以「無感監測」的方式,提前提醒你注意慢性疾病風險

對於重視健康,或家中有高血壓風險的族群,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。雖然它不會每天給你一個血壓數字,但它提供的卻是一份長期安心的健康守護。

如果你覺得這個功能很厲害!但你又沒有Apple Watch,那可以到我們二手Apple Watch 的商品頁看看哦!⬅ 點我進入查看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